一百多年以来,面对着强势的西方文化,中国一直在试图学习并吸收。我们应该承认中华民族是个很好学的民族。我们放弃了两千多年来作为一个优势文化的自大,虚心地甚至有时以一种崇洋的方式,学习西方种种先进的成果——说真的,从个人感情上,我很反感崇洋媚外的态度和行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崇洋,至少还是一种对优秀者的认可,有见贤思齐的精神在。我们对西方的学习也的确获得了一些成绩,不过总的清点起来,似乎成绩还是很不尽如人意的,至少我们似乎不如日本学习的成果明显。中国的绝大多数家长,天天抱怨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我有时候想,实际上我们这些成年人的“学习成绩”又怎么样呢?一百多年以来学习西方,学习成绩如何?公允地评一个分数只怕是不及格。当然,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成年人“学习成绩”不好,所以我们才要求孩子们为我们完成我们未完成的任务,学出一个好的成绩来吧。因此,我们成年人的可怕的教育方式,也许从内心深处也本源于一种良好的期望,只不过表现出来,成为对孩子毒害不浅的应试教育——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那么,我们向西方都学习了什么呢?为什么没有学习好呢?这个问题很大,我只想从一个小小的枝节上发表一点意见。
回想一百多年前,我们最早发现中国不如西方的,主要是“船坚炮利”,也就是说,人家的军事技术比我们强。因此,最早我们想学习西方时,从民族的一个总体上看,也是从希望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开始的。“中体西用”就是这个态度的一个代表。那意思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制度等都是很好的,只不过科学技术上比较差,所以,我们只要学会了这些具体技术,就可以和西方并驾齐驱了。
不久之后,有人就发现问题不是这样简单。西方不仅仅科学技术上长于中国,而且在文化制度上也颇有长处,是中国所不具备的。这些也很值得去学习。况且西方的技术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技术的发展,在西方也和他们的文化制度等是匹配的。如果我们完全不引进西方的那些文化制度上的东西,也很难让西方的科学技术在中国很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