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在教育理论方面不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还在民主教育、科学教育、乡村教育、师范教育、终生教育、创造教育、教育实验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主张。这些具体主张,是他的“生活教育”命题原理的进一步发挥和展开,丰富和完善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使之达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教育理论所能达到的最高的理论高度,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而且成为新中国重要的教育思想资源,对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民主教育思想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大教育家向为世人所推崇、所敬仰,被人们誉为“圣人”。一位是古代的孔夫子,另一位就是现代的陶行知。
孔子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他们的伟大人格也都深深地感染、熏陶着一代代青少年及教育工作者。但陶行知与孔子有一点却很不相同,那就是陶行知办教育完全是为了人民大众,而孔子则主要是为了统治阶级。进而言之,这一点也是陶行知与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教育家的不同所在。陶行知是教育家,但他不是一般所谓教育家,而是人民的教育家。
首先,陶行知一贯主张,教育要为人民大众服务。
教育掌握在哪些人手中、为哪个阶级服务是一个根本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政权掌握在反动统治阶级手中,教育成了少数统治者及其子女的专用品,而与广大劳动人民无缘。统治阶级通过学校传播本阶级的思想,让自己的子弟学习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射御戎战等“治人之术”,把他们培养成国家大大小小的统治者。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弟则被排斥在学校大门之外,只能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通过父传子、师带徒等形式,跟长辈学习一些为人之道和生产劳动的知识与技能。教育严重地脱离人民大众;脱离社会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