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提出应对儿童创造力实行“六大解放”。
陶行知认为,认识到儿童有创造力,就应该进一步将其解放出来。否则,就会使儿童创造力这种巨大智力资源埋没在未经开垦的广袤的沃土里。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严重失职,也是对民族、对国家宝贵财富的重大浪费。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呢?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的建议:
一是解放儿童的眼睛。陶行知认为,传统的封建教育给儿童戴上了一副封建的有色眼镜,使他们脱离社会实际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无益于社会的“小书呆子”。所以,他指出,不要让儿童“戴上封建的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24]应该培养儿童对大自然进行观察,对大社会进行分析,在大自然、大社会的怀抱中,陶冶性情,锻炼意志,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译的一道题为《打开眼睛看看》的诗里就有这样的诗句:“打开眼睛看,看人怎样干?苏联真伟大,个个是好汉。工人打胜仗,浑蛋都滚蛋。自由又平等,大家好吃饭。”[25]他将这首译诗献给全国的儿童们,正反映出他对儿童解放眼睛,观察世界,成为改造社会新一代的殷切期望。
二是解放儿童的头脑。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迷信要不得,成见要不得,曲解要不得,幻想要不得,幻想是反对现实的。那么,对于“这种种要不得的包头布”应该如何处理呢?他向人们发出了战斗号召:“要把它一块一块撕下来,如同中国女子勇敢的撕下了裹脚布一样。”[26]“这种种要不得的包头布”就像“女子的裹脚布”,多么生动的比喻!多么生动的思想!多么深刻的思想!继而,他进一步分析说:“自从有了裹脚布,从前中国妇女是被人今天裹,明天裹,今年裹,明年裹,骨髓裹断,肉裹烂,裹成一双三寸金莲。自从有了裹头布,中国的儿童、青年、成人也是被人今天裹,明天裹,今年裹,明年裹,似乎非把个个人都裹成一个三寸金头不可。”[27]人们的头脑被裹成了“三寸金头”,多么可悲的结局!为此,陶行知郑重其事地向人们指出:“如果中华民族不想以三寸金头出现于国际舞台,唱三花脸,就要把裹头布一齐解开,使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可以突围而出。”[28]在这里,陶行知所谈的对象已不仅仅限于儿童,他已推而广之,包括青年、成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了。他将解放头脑、发挥创造力与儿童的未来、与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反映出他具有广阔的政治视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这种解放头脑的战斗呼唤发出之时,正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决一死战的最后关头,这便使之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