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教育论

七、怎样做一流的教育家——陶行知的启示

字体:16+-

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一文中说:“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那么,怎样做一流的教育家呢?就这个话题,结合陶行知的生平事迹,谈一谈笔者的看法。

首先是应立志。

要做一流的教育家,首先要立志,立宏伟大志。古人说:有其志必成其事。陶行知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一流的教育家、首先就在于他少小立志,拯救中华,“为中国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陶行知的人生志向并非生而就定,而是因时而生,依势而更。管窥其求学历程,便可从中得到印证。

陶行知的人生志向,大体经历了如下四次阶段性的变更。

一是医药救国。与孙中山、鲁迅等名人一样,少年陶行知开始确立的人生志向便是行医,救死扶伤。他17岁毕业于徽州崇一学堂之后,便赴杭州投考广济医学院。促使他发愿发医的直接动因是其姐的幼殇以及家乡缺医少药的现状。此时的他将满腔报国之志化作做拯救世人肉体苦痛的良医的人生志向。

二是文学救国。陶行知在广济医学堂就读的时间不长,即因受到歧视而愤然退学回乡。在家苦学英语半年后,又于1909年考入南京汇文书院就读。此时他的兴趣开始朝文学定向。尤其是通过学报《金陵光》的编辑及作品的陆续见诸报端。更日益坚定了他以文学刷新国民精神风貌的人生志向。

三是政治救国。辛亥革命的爆发催生了陶行知政治救国的梦想。他不仅回乡参加了屯溪阳湖余家庄起义,而且还担任徽州议会秘书达半年之长。其后,政治救国的理想不断加强。他的毕业论文《共和精义》就蕴涵着“非共和之不足救国”的思想强光,并把赴美伊利诺斯大学攻读政治学硕士学位寻求政治救国之道作为自己的人生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