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教育转型研究

上篇 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改革与实验

字体:16+-

第一章 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钟秉林

尊敬的江总书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在这美好的金秋时节,北京师范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今天,我们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江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大会,使我们深感荣幸,也使今天的庆典更加隆重、亲切。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师范大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向江总书记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一百多年前,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志士仁人大声疾呼变法图强,强调维新之本在人才,人才之本在教育,教育之本在教师。正是在“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下,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于1902年应运而生,开启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

1908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独立设校;1912年改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此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和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师大,办学力量进一步增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北师大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北京师范大学的百年,是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缩影,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求教育兴国之路的历史记录。

北京师范大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关系国运兴衰的每一个历史关头,北师大人都勇敢地走在时代的前列。“五四”运动中,北师大学生是最先到达天安门参加民众爱国集会的队伍之一。1926年3月18日,北师大学生刘和珍等为反对北洋政府的倒行逆施而英勇献身,鲁迅先生为此写下了著名的篇章《纪念刘和珍君》。“一二·九”运动中,北师大师生为救亡图存、唤起民众而奔走呼号,率先提出并建立了“中华民族先锋队”。抗战期间,北师大西迁陕甘,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宣传抗日救国,继续播撒着希望的种子。百年来,北师大的莘莘学子胸怀报国壮志,奔赴大江南北,为祖国奉献了美好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