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修养

第五节 教师的身心修养

字体:16+-

教师的身心健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只关注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园丁”“蜡烛”之类的美丽光环,而对教师身心健康问题重视不够。据《教师之友》调查发现:近年来,有近30%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且比例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导致教师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不仅是身体健康问题,更多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因为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博大精深,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正因为做一个合格、称职的教师难度大、要求高,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教师的身心负重与压力。[1]

教师身心健康与否,不但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影响下一代人,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所以,教师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一、教师的身体健康

(一)教师身体健康的要求

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的身体素质要全面发展,而重点应体现在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反应敏捷、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声音宏亮等诸方面。

1.体质健康 耐受力强

健康的体质是教师能有效地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有能长时间活动和与疲劳作斗争的耐受力。这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是一项既包含着脑力消耗,又包含着体力消耗的艰苦工作。他经常用脑思考,经常用嗓讲话,经常坐着读书备课,经常站着讲授辅导,等等。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安排好集体的活动,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这项职业劳动的特点决定教师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和坚毅的耐受力。值得指出的是,这种职业特点的要求必须在年轻时就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位刚刚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满腔热忱地投入了教学工作,生龙活虎,充满生机。但是由于他们不了解教师职业对人的脑力和体力的巨大消耗,而忽视了身体锻炼和保健,当人到中年,逐步掌握了教育艺术的技巧,达到教育智慧的高峰期,却未老先衰,处处感到力不从心。紧张的工作,繁重的事务,他们时常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备课时间稍长,就觉得头昏眼花,腰酸腿痛。讲一堂课下来,就感到口干舌燥、精疲力竭。实践证明:教师不能不重视自己的职业特点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而且应当从青年时期开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