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课程变革从启动阶段进入实施阶段之后,课程实施与教师的关系便是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讨论的关键话题。课程改革只有最终落实到课堂层面上,才能把课程理想变成学生的学习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改革成与败的关键之所在,教师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以上的逻辑中,在课程发展与教师发展的关系上秉持教师能力改变模式,要求教师根据行政人员和外部专家的要求改变自己,以成功地扮演积极的课程实施者角色。在教师的专业性上,教师鲜有自己独立的解释,而倾向于服膺国家的看法,紧跟政府的意旨,呈现出“规限的专业性”特征,是一种国家主导的专业性。[1]在这种专业性中,教师的角色是相当被动的。在纷至沓来的各种改革风潮中,他们被迫地按照改革者的意志粉墨登场,根据改革者编好的曲目来表演。研究者发现,这种专业性所导致的一个结果是,教师在潮起潮落的改革中随波逐流,显得不知所措,甚至流离失所,找不到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频繁的改革并没有增强,反而消减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把教师去专业化了。[2]在此情境下,教师作为改革的原动力只不过是一个值得怀疑的动议。
然而,新课程改革互动立场和转化立场的课程性质,却内在地需要教师不仅仅适应教学情境,更重要的是改变与创新教学情境。也就是说,教师理应是改革的动因而非被迫改变的对象。因此,在回答“如何让课程改革成功”之前,我们必须先回答“怎样让教师成长”这个更根本的问题。把教师的成长置于优先,并将课程改革视为教师成长的延伸,而非倒过来,将课程改革的成功当做目的,再把教师看成执行的手段。需要我们认真地倾听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声音,观察她们的所作所为,理解她们所亲历的体验,探究她们在课程改革中的专业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