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
一次对比教学实验
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观点,它的酝酿过程起始于一次对比教学的实验。从教育科研的常规看,这次实验并不合乎规范,实验的结果也没有精确的量化分析,但从实验引出的几点思考却是值得重视的。在语文这种涉及人的文化、精神、情感领域的学科的研究中,我更倾向于用思辨的方法。我的实验很简单:在条件相等的两个班级中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教同一篇课文——《一件小事》,以观察其不同结果。
A班(实验班):采用由学生自读、思考、讨论,老师只做重点指导的教法。先布置自读,要求学生按课文后“思考和练习”所提示的几个方面理解课文,并提出疑难问题。然后由老师把问题综合起来,集中到同学提出的一个问题上:“文章里的‘我’是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剥削者?”这个问题既是理解课文的难点所在,也是一个可以带动整篇文章阅读的关键问题。学生立即在讨论中形成了对立的两派,有的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争论不决。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是布置学生进一步细读课文,尽可能从文章里找出可以支持自己观点的根据,然后以“谈谈《一件小事》中的‘我’”为题写一篇发言稿,准备在课堂上针对不同意见进行辩论。经过一场热烈的争辩,“不是派”终于从课文中找出了充分的根据,证明了“我”是一个有爱国心和正义感、又能时时“熬了苦痛”解剖自己并向劳动人民学习的进步知识分子。最后我布置学生根据讨论中对“我”的认识,修改自己的发言,我只是在学生争论不决的关键时刻,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如对“我”“抓出一大把铜圆”的评价,有的学生说这是有钱人对穷人的一种“施舍”行为,有的同学则认为这是“我”被车夫精神感动的结果,每发表一个意见都要以课文为依据。最后,学生从进一步阅读课文得到结论:从上文看,“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说明“我”并非有钱人,况且“我”“抓出”的也不过是“一大把铜圆”而已;而“抓”的时候,“我”是“没有思索”的,说明这是“我”受了车夫的感动以后情不自禁地做出的一种反应。从下文看,“我”又为这“一大把铜圆”而深深自责:“这一大把铜圆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这又说明了“我”自觉没有权利“裁判”一个在精神上比自己高大的人,因而深感不安,这就充分表现了“我”严于解剖自己的思想品质。整个教学过程共用了四个课时,没有做课后的练习,但完成了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