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酒的广告语是“慢慢品的时候,微微醉的享受”,确实道出了个中滋味。由此我们想到,不仅酒的香醇味需要“慢慢品”,“语文味”又何尝不是如此。语文是人类生命真情的高歌低吟,其深沉的底蕴与巨大的张力要靠对课文语言的细细咀嚼和悠悠品尝,才能体悟出其中的耐人寻味之处。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上至宇宙天象,下到鸟兽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到人情物理,可以说语文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它和生活同在,与思维共存,跟政治结缘,同科学相亲……语文学科简直成了人见人爱的“大众情人”。所以,语文课堂也就容易“剑走偏锋”,它似乎可以四处安身,却常常容易忘了回家的路。
语文味总是原生于学生“学语习文”的实践活动之中,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之中。如果教师只是关注课文言语传达的内容,只是大讲特讲课文说了什么,并由此洋洋洒洒地牵出与此相关的许多课外资料,以为这就是体现了“语文是一种精神建设”,完全忽略了“课文怎么说”和“为什么这么说”的言语表达之魅力。那么,这样的语文课,也许有了浓浓的知识味和文化味,却没有浓浓的语文味。文化当然可以包容语文,语文也要深入民族文化的血脉之中,但文化并不能等同语文。因为文化同时也可以包容数学、音乐、体育……乃至人类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忽视了文化与语文在包容之中又有区别这一点,正是导致“泛语文”的症结所在。真正的语文味应当是课文的言语形式和思想内容之间的同构共生之“真”,和谐统一之“善”和珠联璧合之“美”。语文教材已经把文化复合在其中了,最重要的是教师引领学生去深究课文言语表达的底里,语文味也就会在这深究的过程中口齿留香、沁人心脾。当然这并不排斥为了更好地读懂课文,对教材的必要拓展和相关资源的开发。但是这一切应为课文解读之必需,达成教学目标之必需,是深入文本必然产生的对文本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