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学者谈家教系列丛书》启示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孩子在教育中成长;家庭教育永远吸引人们的关注,因为孩子来自家庭。俗话说:“一个民族的未来是从摇篮开始的。”西方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卢梭(1712—1778)在《爱弥儿》中也谈道:“教育随着生命开始而开始。”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终的老师。一个人一生最伟大、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养育”孩子,让孩子健康地成长,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却认为,能结婚就能生孩子,能生孩子就能做父母,做父母是不需要学习的。另外还有很多人已经为人父、为人母,却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养育孩子,他们所做的只能说是“养”而没有“育”。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低级的,无法提高到人性的高度,无法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所以即使你已经为人父、为人母,也不意味着你就能承担父母的责任。那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都有哪些责任?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呢?
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者谈家教系列丛书》谈论了如何做父母,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此丛书简洁生动,蕴含了进步的家庭教育理念,读了之后让人豁然开朗。家庭教育学是一门科学,我们应当遵循它的规律,使孩子健康地成长;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父母巧妙有效地实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家庭教育永远是最值得关注的。
(一)家庭教育——“培根教育”
刘良华教授说:家庭是人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将会成为“问题儿童”。这样的孩子在日后社会生活中将遇到诸多的困难或者导致人生的失败。
家庭是孩子成长中最初始的环境,家庭是一个人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的第一个教育场所,具有终身性,贯穿人的一生。人正是在这个最初的家庭教育中,学习、认知、定位自身的家庭角色,学会同他人合作、相处与竞争,最终达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一个自然人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所具备的各种素质和基本行为规范、道德素养都依赖于家庭这个场所——在其中实践并得以体验和发挥,得到适当的调整后才能在社会交往中达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可以说,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本功来自家庭。没有家庭的培养,一个人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