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你》中译者陈维纲先生在译序中用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夜行的驿车》中安徒生的事例来说明“我—你”关系的发生:
当安徒生把一朵绯红的玫瑰奉献给旅店里那位奇丑无比的洗碗碟的小姑娘时,他这样做并非出于屈尊俯就的怜悯之情。一切怜悯都是有待的,有待于他人的美与小姑娘的丑,有待于她地位的卑微,有待于她与其他对象的比较,一句话,有待于命运的偶然。但在这一刹那的“我”与“你”的相遇中,在者之间因偶然性而产生的差异顿然消失,她的丑陋、卑微不过是命运的任意捉弄,而“我”超越时间与宿命与她之“你”相遇。因为,尽管她不过是一有限有待的相对物,她的“你”却是超越这由冷酷无情的因果性所宰制的宇宙的绝对在者。此时此刻,“你”即是统摄万有的世界,而“我”以我全部的生命相遇“你”那备受煎熬、歧视的灵魂,“我”因“你”的每一痛苦、每一欢乐而战栗,“我”的整个存在都沉浸在“你”的绚烂光华中。
在这个事例中,如果安徒生看这个小姑娘,看到的是一个奇丑无比的洗碗碟的女孩,这个小姑娘在安徒生的世界中只是一个“看”的对象,一个施之可怜的对象,安徒生作为施予者的形象出现在这个小姑娘面前,相遇并没有发生;当安徒生在献花的刹那,小姑娘的奇丑无比已经不再重要,在安徒生的世界中她已成为一个去对象化的“你”而与“我”相遇。
马丁·布伯用“我—你”关系与“我—它”关系来概括人对待他人的态度。“我—它”关系是一种考察探究、单方占有、支配利用的关系,它只是我认知、经验、利用、改造的对象,“我”为主体,“它”为客体,由主到客,由我到物。“我—你”关系则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对等、彼此信赖、开放自在的关系,双方作为同等的主体双向来往,亦取亦与。两个主体以坦诚、信任的心态去释放自己全部的个性和生命力,并由彼此生命的“相遇”,走向“包容”,走向单一生命的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