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供给与教育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教育能够增加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其将来工作的私人收益。一般来讲,一个人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工作收入水平也就越高。
一、教育与劳动力供给曲线分析
在市场条件下,劳动力的供给量随着工资率的提升而增加,而劳动力的需求量却随着工资水平的提升而递减。以图8-10来说明,劳动力的初始需求曲线D1与劳动力供给曲线S在点E1相交,形成均衡价格(工资水平)W1和均衡供给量L1。此时,如果市场实际工资水平为W2,劳动力供给量就会增大为L2,而实际需求量就会降低到L3,L2>L3,造成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就会出现失业现象。受劳动力市场价格调节作用影响,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会逐渐回落到W1,以实现劳动力供求均衡。但随着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劳动力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增加,劳动力雇用的边际效用[3]也在增加,社会(主要是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水平扩大,需求曲线右移到D2处。此时,如果工资水平仍然停留在W1水平,就会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表现为实际需求量L4远大于实际供给量L1,从而迫使企业提升工资水平,直到达到W2水平,在点E2实现新的供求均衡,此时实际劳动力需求量和供给量都为L2,实现劳动力供应市场的相对均衡。此时,W2>W1,L2>L1。换言之,在劳动力接受过一定的教育之后,不但提高了劳动力就业的工资水平,而且还扩大了劳动力的就业总量。事实上,企业雇用劳动力的消费者剩余[4]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当劳动力供求市场处于均衡状态Ⅰ(即在E1处均衡)时,企业雇用劳动力的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CW1E1的面积;当劳动力供求市场处于均衡状态Ⅱ(即在E2处均衡)时,企业雇用劳动力的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AW2E2的面积,做一条平行于两条需求曲线的直线BG,可证得三角形BW2G的面积等于三角形CW1E1的面积。因此,△AW2E2面积>△BW2G面积=△CW1E1面积,即在劳动力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后,企业等用人单位雇用劳动力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新增消费者剩余为梯形ABGE2的面积。企业的消费者剩余增加意味着企业利润的增加,因此企业等用人单位同样是教育投资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