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学基础

第二节 学生

字体:16+-

学生是指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个体,他们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他们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任何教育工作的效果都要通过学生体现出来。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不了解学生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那么,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究竟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就成了每个教师顺利完成教育任务所必须深刻认识的重要问题。

一、不同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人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影响着其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结果,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在西方教育史上,主要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观,这两种学生观互相对立,各有特点。一种是以洛克、赫尔巴特等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也称“外塑论”学生观;另一种则是以卢梭、杜威等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也称“内生论”学生观。

(一)“外塑论”学生观

“外塑论”的学生观将学生视为教育的客体,强**师的权威,认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洛克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洛克的白板说鲜明地体现了“外塑论”的学生观。他反对天赋观念论,指出人生之初,心灵如“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心灵获得的观念是从经验得来的。他把儿童的天性比作没有痕迹的白板或者柔软的蜡块,父母和教师可以在白板上书写任何东西。他的思想演绎到现在,被一些学者所信奉,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可以在上面画最美的画”。在赫尔巴特看来,儿童生来“有的只是一种处处都会表现出来的不服从的烈性”,所以在教育上必须特别强调和重视对儿童的管理,“一切管理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威胁”,以使儿童养成“一种守秩序的精神”“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应该承认的是,这种“外塑论”的教育观对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以及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知识等方面是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但是,它过分夸大了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无视学生的差异,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其弊端是极其明显的。“外塑论”的教育观对中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益增多的知识与传统,几千年来都是由教师传给学生的,伴随着这种情况,便产生了严格的、权威性的纪律,这就树立了强**师权威性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作为成人,他们与学生在一起,本身就有较强的主体表现能力,再加上教学制度与教学过程的要求,教师的主体地位就很容易表现为“教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