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是人创造出来或想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工具有两个要点:第一,一定要符合我们的目的;第二,衡量工具的价值用“适合或者不适合”而不是“好或者坏”。适合什么呢?适合研究目的。没有好的方法也没有坏的方法,只有适合的方法和不适合的方法,就好像找伴侣的时候只有适合不适合自己而没有好坏一样。其实人类追求的就是追求适合。在我们平时消费的过程中也是追求适合的过程,我们为什么偏偏看上这件衣服呢?因为它的款式、颜色尤其是价格比较适合我们。衡量的标准是适合,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之分。
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以及人的道德、创造性、人文精神等非理性东西。教育对于人的研究要注意以下三点,承认这三点作为哲学思考以及实证研究的基础:①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都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我们在道德教育中把学生当作“安琪儿(天使)”,把教师当作“圣人”,这个假设从一开始就不对。研究生在写论文时吃得饱穿得暖又有红袖添香,但却不知其所云。我常问:“饿上三天你还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吗?”②人具有巨大的潜能。比如说创造性就是巨大的潜能。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潜能。任何违背人性的教育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尽管有时候会取得暂时性的成功。例如,不许谈恋爱实际上是不现实的,更谈不上暂时性的成功。③人有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表现为在研究活动中对对象属性的主观能动性。它不是一步到位的,所以教育难就难在这个地方,我们面对的主体是能动的。总而言之,人是一个自然体,他有内在的自然属性,任何方法、任何教育只要违背人内在的自然都是不能成功的。
关于教育,教师的教育是农业式的,教师的教育活动更像农业活动。而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大多是工业式的。虽然工业比农业先进但并不意味着贬低教师教育,只是意味着教师教育的活动属性更像农业活动。教师进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更像播种,是稻子、小麦还是豆子,也就是说要考虑人内在的自然。这里我们要注意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