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为什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目的。
理想形态的教育目的价值观念或只是“深刻的一家之言”;教育哲学的努力是经由对各种教育目的价值观念的梳理比较,获得我们确立教育目的的理性规范;而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则是基于具体价值考量而形成的教育目的的实践规范。[49]教育目的的实践规范是在社会历史背景中,为应对具体形势和出于可行性的考虑而确立的。理性的教育目的规范为其提供理论支援,也以“挑剔的目光”加以审视,催生更为合理的实践教育目的规范。下文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对我国教育总目的和基础教育新课改三维课程目标的哲学审视,以求对于实践规范的教育目的进行深入理解和批判反思。
一、对我国教育总目的的哲学审视
(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历史考察
我国教育的总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何是“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而非其他?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没有人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首先要回答人的问题,人的本质是什么,即人的本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教育目的正是基于那些对完善人性的认识。
1.柏拉图——灵魂三分
对于真、善、美的关系柏拉图有着深入的研究,而且特别重视美和灵魂的意义。他认为:美是难得,最不容易赏识;美是善的父亲,而且可以普及到制度。一个有德性的灵魂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情欲、意志、理性。情欲靠近肉体,是为肉体服务的;意志可以不为肉体所动,是最接近精神的;理性完全不受肉体的左右,是人确立自己高贵身份的依据所在。
柏拉图最伟大的贡献是他对人的心理及其功能的划分。柏拉图说:“正如城邦分成三个等级一样,每个人的心灵也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我看到也有三种快乐,相互对应。还同样的有三种对应的欲望和统治……我们说第一部分是人用来学习的,另一部分是人用来发怒的,还有第三部分,这个部分由于内部的多样性,我们不能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来概括它,我们只能用其中最强烈的主要成分来命名它。我们根据他强烈的关于饮食和爱的欲望以及各种连带的欲望,因而它称为欲望部分。”[50]换言之,学习的求知能力——知,发怒的情感能力——情,饮食的欲望能力——意,是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柏拉图重视知识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