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对“有效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你认为“好”的教学的标准。
一、“有效教学”的反思与批判
(一)“有效教学”产生的背景反思
有效教学是近年来教学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课题之一。有效教学最初兴起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其产生的主要推动因素有两个:一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之后,针对当时美国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下降的状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开展教学有效性研究;二是受当时教学科学化运动的影响,人们开始摒弃20世纪以前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是艺术的观念影响,试图用科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和开展教学。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有效教学最初是指教学如何更好地提高传授知识的“有效性”,目的是大范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它重点关注的是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科学化问题。[1]显然,有效教学研究最初就是工具技术取向的,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技术理性色彩,是工业社会追求效率、讲求量化的价值观念在教育领域中的折射和反映。在工具技术取向的指引下,教学活动变成了类似工厂生产或管理的活动,教学亦可以按照工厂生产或管理的模式分解为各个环节、各项流程,然后找寻最有效的方法来达到最高的效率。不难发现,当下对于教师大量的有效教学行为分析的背后,是当年美国人泰勒(Taylor,F.)对钢铁厂工人进行“时间—动作”研究的影子。“简言之,方法已经成为一切教学的意义载体——这是不言而喻的,它得到了彼得·拉莫斯( Ramus,P.)的点头赞同与微笑认可。他在四个世纪之前就开始了通过‘方法化’来解释‘如何教一门课程’这一当今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2]但正如后现代学者多尔所言,“无论是根据教学和方法的本质还是根据教育和教学的本质,我们都会提出质疑”[3]。不是说教学应该反对方法研究,问题在于研究的技术取向思维:找到一种足够“有效”的方法,以便让所有的教师模仿。当方法或技术不再是构成教学的某一方面或环节而成为教学的核心,成为我们思想的虔信,教学便走向了技术化。技术化衍生自“脱离时空与情境,追求‘普世之效’”[4]的普遍主义母体,将可操作的技术或模式作为某种活动存在的根本依据,在机械化、程式化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取向是其基本特征。可见,有效教学研究之初,即存在的方法论偏失和技术化倾向直接影响到了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