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融汇古今古今的教育研究

科举学的教育视角[1]

字体:16+-

科举制虽然已成为历史陈迹,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长达1300年之久,对中国的政治、思想和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古代的考试制度,科举制牵涉面很广,性质至为复杂。科举首先是一种文官考试,但又有教育考试性质,而且越到后来教育考试性质越明显。科举对教育的影响,既有促进民间私学发展和书院的兴起、调动士子的读书积极性的作用,也有压抑求异思维、导致书院官学化、学校科举化等问题。本文拟总结科举教育的传统,介述从教育角度研究科举学的动态。

一、科举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科举时代的教育可以称之为科举教育,科举教育是指以科举为重心的教育,即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教育,也可以说是重视考试的教育,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考试领导下的教育或“应试教育”。科举教育长期实行所形成的一些传统,对今天的教育和考试还有不少影响,客观公正地总结、评价科举考试的传统,有助于我们去芜取精、扬长避短。具体来说,科举教育的传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教无类,及第争先

考试取士的竞争机制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也促进了教育机会的扩大和下移,并造成相当范围内的社会阶层流动。从考生来源和报考条件来看,科举制在理论上将参政权向大多数人开放。中国古代教育最初是“学在官府”,实行的是贵族教育。汉代太学较具平民色彩,但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各级官学等级森严,尤其是国子学和太学,限制要三品和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才能入学。盛唐以后,科举取士从重生徒改变为重乡贡,而乡贡一途是全然没有父祖官阶限制的。科举制的勃兴导致官学的衰弱,但却客观上促使教育机会下移。因此,对科举痛加批判的黄炎培也认为,由贵族教育移到平民教育是靠科举作为“过渡的舟子”。[2]唐后期太学已允许八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入学。到南宋时,太学成为中央官学的重心,入学已无多少身份品级的限制,以至出现了“读书人人有分”[3] 的观念。明清时期,考为府、州、县学生员没有身份地位的要求,贡入国子监学习也没有父祖官阶的限制,教育范围更加扩大,从制度上形成了有教无类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