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融汇古今古今的教育研究

后记

字体:16+-

在当代中国,教育家多,教育学家少。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教师,只要做到相当出名的时候,往往就被称之为“教育家”,因此我们看到许许多多校长以及各学科的著名教授都成为“教育家”。另一方面,全国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很多,教育学界做出成就的学者也不少,但是却很少人成为“教育学家”。

与有的学科经常称某位学者为“某某学家”不同,中国教育学界很少称中青年学者为“教育学家”,即使是上了年纪的教育学专家,也较少被称之为教育学家。在教育学界,一般都只称“教育学者”,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使用“教育学家”的头衔是很慎重的。我觉得教育学界这个传统还是好的,即比较严格,中国教育学大概是最少称“学家”的学科之一。因此,这次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选入《当代中国教育学家文库》,便感到难能可贵。

成名不易,成家更难。从高标准来说,成为某某“学家”应该要能够“成一家之言”,也就是要开宗立派,或者其学术要有独门的贡献,自成体系。做学问贵在自成体系,因为注重体系、有宏大构思,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构成总体目标的一部分,就像由众多石块垒成高大的金字塔一样。而没有总体计划所进行的研究,最终的结果就如一堆乱石,或者只建成许多平凡的建筑,形不成巍峨的大厦。自1984年硕士毕业到厦门大学高教研究所任教以来,我在教育学界已经行走了32年,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科举、高考与高等教育三个领域。特别是提出并推动形成了科举学这一专学,并为理性认识高考制度、稳步推进高考改革出谋划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从一个“善鼓瑟而立于竽门者”,到被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重要同行所认可和接纳,令人欣慰。只是我有自知之明,自己离真正成“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