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堂打磨

作品·时代·教法——从《一夜的工作》教学说起

字体:16+-

沈大安

《一夜的工作》是一篇用了三十多年的课文,它质朴真实的叙事打动了几代人的心弦。近些年来这篇课文教法的变化,折射出时代对作品解读的影响和阅读教学观念的更新。

何其芳是我国当代有影响的诗人、文学评论家,曾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属社会科学院)所长,“**”期间受到迫害。粉碎“四人帮”后,他写下了深切怀念周总理的文章《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在1978年《人民文学》1月号上发表,何其芳却已在1977年7月去世。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己亲眼见到的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为我们了解和认识人民的好总理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许是何其芳的诗人本色,所以当他可以放声高歌的时候,便发出了直抒胸臆地呼喊:“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篇文章“卒章显其志”的手法,使得它的主题比较直露,这也是一种时代的局限。

由于作者采用了结尾点题的写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篇课文的教学走了一条“直奔中心”的“捷径”。一些老师的做法是:(1)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即“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2)在中心句中圈出表现周总理优秀品质的词语,即“劳苦”和“简朴”。(3)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周总理的“劳苦”?哪些地方写周总理的“简朴”?这样,这篇课文很快就教完了。这种教法效率似乎很高,细细想来问题却很多:如果不囿于作者自己的结论,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可以读出的周总理的品质,一定不止“劳苦”和“简朴”:周总理自己通宵批阅文件,却叫“我”先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这是“劳苦”和“简朴”吗?“我”站起来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周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这是“劳苦”和“简朴”吗?至于周总理看完一句画一个小圆圈,更不是简单地用“劳苦”可以概括的。这种教法采用了“演绎法”,即根据已有结论去找现象,会限制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感受。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但长期使用演绎法思维却会使人的思想僵化,不能突破已有的结论。新课程提倡对文本多元解读,而沿用这种教法却只会给课文一个封闭的终极结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改变这种从已有结论寻找表现的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