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些年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北京市在基础教育领域经历了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发展体系再探索、再实践、再升华的过程,探索形成了市、区、校三级协调发展的数字校园推进模式,包括全市引导性投入与学校探索项目结合实施的模式、区级主导的整体集约化推进实施模式。此后,市级数字校园实验项目将实施“项目追加制”发展模式。
8.2.1 探索明确了市、区、校三级协同
市、区、校三者定位是影响数字校园发展的关键。一直以来,区域、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模式存在着模式、边界不清晰的现状,实践上有三类表现。一是“各自为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中小学分别设立目标与任务,推进各类信息化应用,用户受众大都面向师生群体,造成组织无序、过度投入、重复建设、效益较低等。二是“全面统筹建设”。由区域教育部门主导实施统一建设、统一应用的推进模式,中小学、教师具有对信息化环境的使用与建议权。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过度投入的问题,但实践表明,这种方式短期内难以使信息化长效扎根于学校,这就要求实行长线发展,且政策上有持续性。三是“自主发展”。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类试点、实验项目当中。为充分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目标、任务、政策等,全面支持学校开展信息化发展。这种方式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校活力,催生典型应用案例扎根于教学,但仍然无法回避重复建设、标准不统一、资源离散等问题。
在“数字校园实验项目”设计伊始,我们综合分析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明确了推进模式,其核心是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学校是项目的试验田,要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实践力争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在此过程中,市、区两级定位往往容易被忽视或弱化,为此我们确立了市级引导、统筹的总体定位,即“鼓励特色,统分结合”的建设模式。数字校园项目在各个实验校的落地是全市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市级有限的引导经费的支持下,如何让学校做出特色、做出亮点、长效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中小学信息化经费保障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无法得到全方位满足,而基础设施、数据资源、统一认证、信息门户、互动平台等数字校园建设“规定动作”需要较大经费投入。在过去,有条件的中小学大都是分散建设,包括机房、资源库乃至数据中心,形成了区级孤岛、校级孤岛。为此,北京市为集约推进数字校园发展,开展了实践探索。首先是“统筹基础共性环境建设”。涉及基础设施、资源库、认证中心以及部分轻量级的应用,实施市级投入建设。例如,依托市级数字资源超市,为各所实验校提供北京教育云平台服务,配备了基于IaaS层的支撑环境;全市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各类应用入口账户;全市共享数字资源库,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无偿向学校供给;基于微信研发的班级微空间、移动听评课等“轻量级”应用,实现“零下载、零安装”,支撑师生日常教与学活动。我们将上述内容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实验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基础性应用的需求,实现了建设投入的集约化和建设效益的最大化,取得了良好反响。其次是“统筹市级改革重点项目建设”。一方面,围绕全市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任务,近两年来,针对招生入学、综合评价、社会实践等重点改革任务,市级统筹建设相关重点信息化工程,涉及中小学学籍管理平台、义务教育入学平台、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管理平台、招生大数据分析系统等,并通过政策文件、行政部署等形式,杜绝各区级教育单位重复建设,要求全部应用市级平台开展业务活动,保障改革动能与效率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支持中小学围绕办学理念,开展教学创新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与实践。学校是教学活动的前沿阵地,我们应鼓励学校勇于在业务活动中进行创造、创新,这是开展数字校园的核心目的之一。为此,聚焦信息技术在一线教学活动中的融合应用,包括个性化学习诊断分析、数字化校本课程开发、平板电脑教学等,学校按需购买、改造、定制信息化支撑平台和教具等,实现对教学的改进与优化。随着三个批次数字校园实验校工作的推进,在案例成果中促进教与学案例的比例逐步升高,这充分说明了通过推进数字校园发展推进模式建设,实验校转变了思路,初步形成了多级合力,加快了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