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制定《慎独教育实施纲要》是一个全员行动,它是全体教师历经三年的时间,数易其稿,最终“磨”出来的一份指导性纲领。
因为个体的多样性,如教师的“三观”,还有教育观、人才观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要想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职员工共同的教育行为,最终形成学校的主流文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道不同不相为谋”
制定《慎独教育实施纲要》是一个全员行动,它是全体教师历经三年的时间,数易其稿,最终“磨”出来的一份指导性纲领。
全员行动是全校教师达成共识的过程,更是今后落实慎独教育的基础条件,这一点,在接下来实施慎独教育的过程中让我们受益匪浅。
更何况,如何实施慎独教育,这在当时对团结四小任何一位同志来讲都是陌生的,当然,也包括我这个校长。
记得那时的每一位老师在业余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查找关于“慎独”的相关资料,平时交流最多的也是“什么是慎独”“怎么做慎独”,全校教师可以说是掀起了学习慎独思想的热潮。那段时间里,学校管理团队的学习与创造的热情也极其高涨,智慧的火花常常在“老师的窗前灯光依然明亮”的氛围里碰撞着、闪烁着。
古语说得好: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想,一所学校的发展能否顺利不是取决于校长的意识、一个人的力量,而是取决于教师的认可度,和老师们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是让全校教师认同和接受的最好方式。
我们几次修订《实施方案》,修改《学思手稿》,“理解、分享、规划、实践、反思、分析、改进”七步法在当时已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把学校要求与教师个体统一起来,而且把学校的办学理念渗透到每一位教师的思想里、情感里。当老师们开始自觉地、主动地思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的思想与学校的理念开始“相近”“相投”时,学校的发展也就实现了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