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量的研究部分对三类儿童亲子沟通三个层面变量得分的比较发现:无论在沟通能力上,还是在亲子沟通质量,抑或沟通系统上,三类儿童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优秀和较差儿童之间。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对部分学习优秀和较差儿童亲子沟通过程的现场观察,详细描述以上这些差异在实际沟通中的具体表现。
综述中提到的动力系统理论(Granic & Lamey,2002)认为在正常的亲子沟通情境中加入具有扰动作用的压力事件或压力刺激能够激发出父母自动化的沟通行为,并表现出家庭中稳定的亲子沟通模式。以往研究曾经采用限制任务完成时间(Granic & Lamey,2002)、增大任务难度(Greco & Morris,2002; Hudson & Rapee,2001)、增加任务所伴随的消极情绪压力(Root & Jenkins,2005; Barrett et al.,2002)等方式和措施来引发亲子之间真实的、自动化的沟通活动。根据这一思想,我们的现场研究也希望通过亲子沟通任务设计和研究现场氛围控制等方式制造一个对父母而言有压力的亲子沟通情景,以达到激发父母自动化沟通行为的目的。
下面将简单介绍这两种控制措施。首先,沟通任务的设计。研究所设定的认知任务形式与内容都与学校测验类似,尽可能激起父母的焦虑情绪;而且沟通任务是以标有较差成绩的试卷形式呈现的,这个任务除了行使确定沟通主题的作用之外,还承担着增加亲子沟通的情绪压力的扰动功能,以此引发父母的自动化沟通行为。其次,沟通氛围控制。亲子沟通过程中始终有观察者在场,并且观察者与父母相隔1米对面而坐,制造有旁观者在场的压力;当亲子在任务解决中遇到困难或出现亲子沟通障碍时,观察者都没有任何提供帮助或终止沟通的表示,只是提示父母和儿童继续解答问题,以增加父母对沟通进程的不确定性;当亲子沟通进行了约10分钟时,儿童和父母将看到另一研究者陪同一个已完成任务的儿童从窗边经过,给父母施加了一定的时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