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之所以凸显创造的主题,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有感于制锢人的传统教育和鸟笼式的教育现状而发。他不仅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谈不上有创造,只是“读死书、读书死、死读书”,而且认为“现在中国的教育组织,是不能创造的”。[39]因为整个社会流行着两种偏见:一种是,“学校是学校,社会是社会。他们认为学校是求知的地方,社会是行动的地方;他们说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日本人的炮弹已经飞到他们面前,还是子曰子曰读他的书,这种教育是亡了中国还不够的”。[40]另一种是,“学校社会化”。他们觉得学校是离不开社会,所以想把社会的一切,都请到学校里来。他们的主观愿望虽好,但现实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所做的与社会依旧隔膜。况且学校的容量有限,不可能包罗万象。“他们的学校好像大的鸟笼,把鸟儿捉到笼里来养,又好像一只大缸,把鱼儿捉到缸里来养。结果鸟儿过不来鸟笼的生活,死了;鱼儿过不来鱼缸的生活,死了。所以这种似是而非的教育是不自然的、虚伪的和无力量的,也不是创造的教育。”[41]创造的教育应该是“以社会为学校”、“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彼此之间,很难识别。他主张把学校的围墙[42]拆去,让它与社会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把感情、态度从以前传统教育中摆脱出来,才能让教育富有创造性。陶行知认为,之所以传统教育缺乏创造性,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萎靡不振,习于因循。由于因循,所以“趑趄其行,应前不前”,“除退化无收效,除敷衍无方法”。[43]对事,放弛责任;对己,自暴自弃。究因循之因,在于畏、于惰、于自满和于自私。因为畏劳、畏苦、畏难、畏痛,则“虽知其应进而不敢进,虽知其应行而不敢行”;因为惰,所以有“今日不学,曰有明日;今年不学,曰有明年”[44]之托辞;因为自满,所以目空一切,心存“凡事举不足介其意,以为即稍自暇逸,先鞭亦莫我着”之念;因为自私,则所为莫非扩张一己之利益。“有益于我,则求之唯恐不力;利益少杀,则泄沓从之。甚或今日慕其利,明日见利之更大于此者,复移其爱慕之心于故。”[45]他号召人们起来打倒传统的因循教育,大兴创造之风,大树创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