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二卷)

再谈徐特立对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评价[1]

字体:16+-

徐特立曾署名“师陶”。他虽比陶行知年长14岁,却谦虚地以陶氏私淑弟子自命,但他对人民民主教育的贡献,实不在陶氏之下。鉴于最近若干年间人们常提到徐特立对陶行知的评价,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往往不尽符合徐特立的原意,本人曾发表《徐特立对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评价》 一文。就徐特立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认识演变过程做了大致分析。最近重读徐特立的著作,觉得言犹未尽,拟就拙作做一些补充。

徐特立的认识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抗战初期,赞成“小先生制”和“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不完全赞成陶行知的思想体系。1940年曾撰文批评陶行知的真理观。(2)在1942年整风运动中,针对根据地教育中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认定生活教育运动从根据地教育的角度看来,也属“对中国的病症下药”,但同时又在另外的场合表示对“社会即学校”说持保留意见。(3)1946年陶行知逝世后,不但肯定“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似也肯定“社会即学校”说,且认定陶行知的思想属于“唯物主义”,甚至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需加补充的是,直到1950年1月和5月,徐特立还认为“教学做合一”是十足的辩证的方法[2];同时又在同年12月28日的谈话中提到杜威的“学校即社会”说“行不通”,“因为我们的条件做不到”,“所以陶行知把它改为‘社会即学校’”,[3]这种提法同一般人(包括陶行知)的见解有别,实际上把“学校即社会”看成是高于“社会即学校”的层次(也只是在层次上这么说)。

确实,徐特立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认识有一个转变的过程。1912年的看法是:“陶行知不是马列主义者”,“不是布尔什维克”,“陶行知的先生是杜威”,但他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改造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成为反教条主义的模范,而根据地的主观主义者却教条式地搬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反而不及陶行知[4]。同时,徐特立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就教育方针问题的争论做总结时指出:学生“博”与“专”不是学校单独能解决的,还必须到社会上去钻研,到实际工作中去长期锻炼。必须经过学校和社会两个阶段才能完成“博”与“专”。附带提到,那种“学校即社会”,把两阶段混为一阶段的杜威主义是有偏向的,不对的;相反,“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即否定学校教育的意义,想用单纯带徒弟的办法,也是一种偏向[5]。徐特立在陶行知逝世(1946年)以后,对陶行知的评价大为升级,近乎全盘肯定。但在他本人思想中,一直既注重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一致性,也不忽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区别。认为,教育的本质即生活,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在整个生活基础上,它只是执行其中的一个侧面,即学习的一个侧面。强**育之所以有别于生活、学校有别于社会,主要在于需通过学校教育给学生奠定文化基础。教育要抓住基本的知识,“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基本知识,就是核心。学校应培养出自动研究、自动工作的人,养成他们的能力和习惯。自动的能力是基本的,就是基本知识、方法、技术,教育上只能奠定他们的基础,不能包括一生。这也就是他有时明确表示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提法持保留态度的理由。此外,徐特立还实事求是地肯定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并非要“废止学校”,而实际上是认为学校为社会中的特殊部分,即把学校扩大到社会中去,使学校社会化罢了,这是从陶行知的实践出发,对陶行知思想所做的善解人意的理解。正由于善解人意,他才对“生活教育”思想做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