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创造的生活教育理论一直是教育界研究、讨论的课题。65年来,虽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达成了一些共识,但由于人们对生活教育理论的不同理解及政治上的原因,迄今未能取得一致的认识。本文将分五个时期,围绕每一时期讨论的热点,评述陶行知研究的过去和现状,以推动研究继续深入地开展。
第一时期,1927年3月至1946年7月,从创办晓庄师范到逝世。
这一时期的研究、讨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围绕着晓庄师范创办及封闭对中国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而展开……第三阶段则对生活教育理论作了较全面深入的研讨、评价,可以说,这一时期是陶行知研究史上的“客观探讨期”。概而言之,这一时期主要探讨的是以下八个问题。
1.对晓庄师范的评论
一种观点持完全肯定的态度。
杨松友认为,创办晓庄师范,“在中国乡村教育上,在世界一般教育上,均有很大的意义。”[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屈伯克认为,晓庄师范的办学思想及具体做法,“完全合乎现代的思潮”。[2]国际自由平等同盟代表也认为,晓庄的宗旨和办法,实在很适合现代的潮流,推翻旧时教育制度,将为新中国创造一种新的制来。[3]梁漱溟认为,“晓庄师范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传统毕业生相比,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有能力,二是有合理生活。”[4]古楳、金海观都认为,晓庄师范是乡村教育改造的“急先锋”,它们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口号,是当时乡村教育界里流行的“时髦口头禅”。新设的乡村师范,几乎都以晓庄师范为榜样,“其规模流传全国”,[5]雷通群则称陶行知是“中国教育界中,具有冒险性的哥伦布”。
另一种观点既肯定晓庄师范的革命性、创造性,同时又指出它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