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秋草丛生的小路,
来到夕阳招摇的伟人的坟墓。
您——黎明倒下去的人啊,
请接受我奉献的一束花朵!
野花烂漫,覆盖着墓地,
林园深处一片静寂。
日落西山,暮色正浓……
人们在黄昏的层林中肃立,
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
这是我来晓庄瞻仰陶行知先生墓时写下的一首诗,表达我对陶先生的无限敬仰和怀念。
我曾先后两次来晓庄访问,第一次是1957年,第二次是1979年,现在(1981年12月)已经是第三次了。这次我是应中国教育学会邀请,专程来华考察陶行知研究工作的。
陶行知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世界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那时我作为一个日本士兵,正在中国的洞庭湖南部岳阳县。战争结束了,我们放下了武器。不久,等我到了汉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街头书店发现了陶行知主办的《民主》星期刊。纸张不好,但内容很吸引人。这是我第一次读到陶行知的文章。以后我开始找陶行知的诗歌、文章来读,对陶先生的思想越来越了解,对他的人格和精神也越来越钦佩。当时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我曾经是一个日本的士兵,停战回国后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呢?怎样才能为建设和平民主的新日本、为日中友好做些努力呢?我觉得,把陶行知介绍给日本,让日本也搞和平民主教育,这一定会有利于日本和平民主新道路的。我相信这一点,所以我决心坚持从事研究陶行知的工作。
我从事研究陶行知三十多年,我体会最深的,一是陶先生人格的伟大,二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卓越。我是一个日本知识分子,战争曾使我陷入苦闷彷徨之中,不知道该怎样生活,该走怎样的道路。这时,陶先生的一生启示了我,教育了我。陶先生始终置名利地位于不顾,到劳苦大众之中去,一心为工农服务。他为大众办教育,为大众写文章、写诗歌,为大众争民主、争自由,最后献出了宝贵生命。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就应该这样生活,应该走这样一条道路。我从陶先生身上受到了鼓舞,明确了人生的真谛。陶行知不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榜样,也是各国知识分子的模范,我们都应该学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