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六卷)

长谷川丰

字体:16+-

长谷川丰,教育学博士,京都府立大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福利教育。在陶行知研究方面,长谷川丰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其中有影响的论文有《关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考察晓庄试验学校》《基于陶行知上海“工学团”运动的研究》等。长谷川丰还出版专著《近代中国的教育运动》《现代教师论——教师教育的现状和课题》等。

本书选取了他写的《基于陶行知上海“工学团”运动的研究》一文。该文共四个部分,文章的主题部分共两章,第一章“工学团”时期之前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第二章“工学团”运动的构想及实践。本文从目标、内容、方法三个方面研究陶先生在“工学团”之前的教育思想。1930年之前,陶提出了“共和”国家的“主人公”即人民大众的教育,追求对“生存能力”的培养,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能,指出儿童在获得知识、真理方面,实践是不可缺少的,使用书本也是为了认识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通过在学校的共同生活,儿童有可能变得更加团结和有组织性。

同时,长谷川丰认为陶行知工学团教育理论经历了构想、教育实践和理论提升的过程。“工学团”运动充分体现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并且在陶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通过比较分析“工学团”运动前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变化,长谷川丰认为,陶行知把教育内容和方法论统一起来并结合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尤其是当时上海的特殊条件开展了“工学团”运动,其实践形态与晓庄学校是不同的。“工学团”的特征在于:①教科学习;②生产劳动;③集体生活;④表现为社会奉献的实践活动。而晓庄学校则重点是:①主要培养“科学的头脑”,重视自然科学,然后是社会科学;②是生活的基础,同时也创造出了新的价值;③进一步培养民主的集团运营能力;④迅速普及对人民大众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