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分散在莫斯科各地。我所在的特殊教育系在城市中心偏南,宿舍在城市的西北。每天我要先乘六七站电车到雄鹰地铁站,再转乘地铁到莫斯科地铁基辅火车站,最后走到学校。有的苏联同学每天则要乘近郊火车由莫斯科州的家来上学。
学校分配的宿舍是四人间。第一年我与来自河南省临颍的中国同学银春铭和来自布良斯克的苏联同学瓦洛加·别林斯基同住。后来学校考虑我们留学生学语言的问题,安排宿舍时会特意把中国学生分开,每间宿舍只留一个中国人,其他都是苏联人。在学校安顿好之后,我们开始学习了。那个时候,我们总的想法是过来学习不容易,国家千挑万选送我们出国,我们肩上承担着祖国和家人的期盼。按照当时苏联的规定,中国留学生的津贴标准是,大学生每人每月500卢布(相当于国内250元人民币),研究生每人每月700卢布,中国和苏联各负担一半费用。我们的津贴比苏联学生还要高,他们是每人每月200~300卢布。我们在苏联住宿和学习不花钱,生活费主要用于吃饭、交通、买书,剩下的钱用来买点生活用品。后来算算,国家送一个留学生到苏联学习的费用相当于国内25~30个大学生的费用,所以我们心中时刻都有责任感,要为国家好好学习。当时的思想教育对我们这代人还是挺重要的。
在国外学习,语言是头等问题。
首先是专业术语的问题。到苏联,我才发现凭以前在国内学的俄语根本不够用,连课程名称都看不明白,如有的课程是古斯拉夫语,我连俄语都不熟练,更不用说古斯拉夫语了;神经病理学和医学类的课程我都没学过,所以这些课程名称我都看不懂,也听不懂。虽然有教材,但教材里也有不认识的专业术语。我从国内带去的《俄华辞典》不够用,有些专业术语查不到,特别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大量医学类词汇不好找。于是我就请国内的哥哥朴晋生寄给我专业的《俄华医学辞典》和已翻译成中文的《病理学》等书籍。这样我自己先用中文学习一遍,再用俄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