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收第一届学生后,特殊教育专业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后来招收的人数都比第一届多。有一个情况需要说明一下,90级、93级、95级曾中断招生,96级之后没有再中断。招生中断的原因是什么呢?当时北师大整个教育系的招生名额是100多人,原来只有学校教育、教育管理和学前教育3个专业,后来加上特殊教育变成4个专业,招生名额就得重新分配。国家限制招生名额和经费,学生招多了就没有经费,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就轮流招生,保证另外两个专业招生,所以不仅特殊教育停招过,学前教育也停招过。当然也有社会不了解、报第一志愿的学生少等原因。我数了数,到了91级时,我们大概一共招收了108个人。我和他们开玩笑说,他们是特殊教育“黄埔早期”的一百单八将,这么说主要是增加他们的自豪感。不管毕业以后是否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他们都是“黄埔早期”的,像钱志亮、邓猛都是这108个人里面的。特殊教育“黄埔早期”的绝大多数毕业生从事了特殊教育工作,基本都成为教学、科研或行政骨干,有教授、院长、厅局领导,也有很多校长。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第一届毕业生外,其他几届毕业生中坚守基层20多年的也不少,比如张群星(广东省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于生丹(济南市特殊教育中心)、叶朝晖(上海市徐汇区董李凤美康健学校)、董存良(天津市聋人学校)、王红霞(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郑俏华(广东省佛山市启聪学校)。
特殊教育专业有了本科生之后,研究生的招生经过了不断争取。肖非是我们借助比较教育专业招的特殊教育方向的研究生。特殊教育专业研究生如何独立招生是个问题。1992年申请特殊教育硕士点时,我们至少要有具备3个副教授以上的师资。可特殊教育专业教授只有我一人,我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包括学前教育的陈帼眉教授和万钫副教授,她们二人的专业背景分别是心理学和医学。承担北京市课题时,我请她们一起做过科研,所以申报硕士点时借助了她们的力量。我们三人都是教育系的,分别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角度研究特殊儿童。通过这种方式,特殊教育硕士点才建立起来。与她们商议之后决定,我来带特殊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那时一位导师每年只能招收一个研究生。童忠良老师来之后,开始带特殊教育技术方向的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