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本课程开发

第一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教育主张

字体:16+-

学习目标

了解OECD国家学生成就与国家经济发展、PISA结果与学校系统之间的关系,理解国家层面、学校层面课程开发的主要特点,掌握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国课程开发的趋势。

学校本位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指学校为达成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成员(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主导进行的课程发展过程与结果[1]。如第一章所述,校本课程开发之所以在欧美,尤其是英、美等国家受到重视,主要因为在全国课程发展方案失败之后,这些国家体认到教师才是课程发展的关键,于是强调学校人员参与学校课程的经营管理的重要性[2]。高新健也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受到重视的原因可归纳为:不满“由上而下”的控制模式并要求扩大课程自主;适应各个学校的情境和个别学生的需求;提升教育专业地位并促进教师的自我实现;追求课程的稳定性以避免课程受政治的过度干预。[3]

以欧洲国家为主要成员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是强调经济与国家发展关联性的国际组织。OECD于1979年提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看法,指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发的课程发展过程,需要中央或地方教育当局进行权力、责任的重新分配,同时凸显出学生之于学校课程方案的重要性[4]。从1980年起,便以一连串跨国教育研究报告,来分析学生学业成就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OECD对于教育的倡导提出六点具体的战略目标[5]:第一,促进终身学习并加强其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结关系;第二,评鉴并改良教育成果;第三,达成高质量的教学;第四,重新思考全球经济之下的高等教育;第五,通过教育建构社会凝聚力;第六,建立教育的未来。为了了解欧美国家的校本课程发展与实施,有必要先了解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教育观点、教育研究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