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在于增进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评价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当今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的各种哲学思潮和教育评价理论,为重视学生评价改革所提供的思想基础与行动支持,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去考察和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评价的基本问题。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学生评价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modernity)的批判与反思,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1]。作为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兴起的一种哲学与文化思潮,其影响遍及艺术、文学、美学、语言、历史、政治、伦理、社会学、哲学等诸多领域。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具有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学者为数不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看法,主要集中在教育目的观、知识观、课程观、师生关系观等方面。1989年,古巴和林肯(Guba& Lincoln)即开始探索后现代思潮及建构主义对学校层级评价所提供的新视野,认为存在着无法被自然法则、因果关系及类似因素控制的事实,这些事实是多元的,为社会所建构的。因而必须注重持份者在评价中所起的作用,给持份者赋权并使其在具体的背景下进行有机的建构十分重要。鲁赛尔和魏林斯基(Rusell & Willinsk)则认为不少国家的教育评价已经出现了后现代的迹象。这一点得到台湾地区学者郭昭佑的认同,他也认为差异和多元是当代社会的产物,学校本身评价应该也不得不秉持和促进差异、多元的信念。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冲击和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我国教育理论界所关注,进而为21世纪初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三级课程管理、学校课程建设等政策设计都可以看到后现代化主义强调差异、消解中心、追求多元的影子。但毕竟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起步较晚,发展的历史较短,理论建构还很不完善,许多具体的实践问题还有待于解决。具体表现为:一是学生评价的理论体系还未很好地建构起来,现有的评价方法和模式基本上要么从传统学科评价中直接套用过来,如考试、测验等定量评价;要么是简单的定性描述,评价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大。二是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主体,学校对校本课程评价的意义和含义认识不足,缺乏实施课程评价的实际操作能力。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给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评价提供了诸多启示。例如,要注意课程内容和评价内容的生成性,虽然要有预设的课程内容和评价内容,但也要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相互作用生成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和评价资源;要坚持课程内容和评价内容的适应性,课程内容和评价内容要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参照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要根据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对学生采用具体的评价方式,并对评价方式进行反思;要采用个体化的评价标准,尽量建立个别化的评价体系;在实施评价时,应打破传统评价中一刀切、整齐划一的单维度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建立“因材施评”的评价体系;强调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积极参与和互动,而且强调用多种视角和多种观点,用文字描述的方式,记录和分析个人的行为意义和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