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走的风景:杨丽娟与幸福教育

四、媒体报道

字体:16+-

2>8

——记杨丽娟和她的多元立体教学法(上篇)

记者 晨语 崔少峰

有这样一位老师,他用五年时间,创建了一个高年级语文教学模式——界定好每一个时间段,并明确其要求,促使学生把握宝贵的学习时间,向效率要时间;用原来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课本的学习任务,剩下的时间让学生用来读课外书、写文章,使学生尝到创造和发现的乐趣,真正意识到自己可以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

去年就曾听人说过,北京力迈学校有一位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讲公开课的年轻女老师创立了一个分课型立体式教学方法,结果她所任年级的孩子最爱上语文课,甚至一到她的语文课,学生就“欢呼雀跃”在先,“侃侃而谈”在后,“舞文弄墨”紧随其后。不久,又听到家长们在赞叹她时竟然用上了“在培养孩子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方面是巨大的成功……未来的一颗颗参天大树依稀可见……为孩子有这样的良师而感到自豪……”这一类话语时,一时还不敢相信。在当今基础教育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大可能产生这样的奇迹,特别是在语文教学领域更是如此。不过,家长讲的这些话又让人觉得确实是发自肺腑的。如果真是这样,又将意味着什么呢?时隔一年,当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可以面对她时,我才知道这一年中我有许多可以自责的事,但作为一名教高中语文出身的文字工作者,最应该受到责备的是为什么不及早地结识杨丽娟,去直视她,当面去感受她的赤诚;用我的笔做锤,替她敲响擂台的战鼓,警醒许许多多的懵懂;把我们的园地让出一块,让她可以更大面积地耕种。(这句子有点像诗,但真的是自然地流露)

(一)

杨丽娟的人生信念是:人不可以没有追求。做一名教育家,而不是做一个教书匠,就是她不懈的追求。在实践中,她提高着自己,丰富着自己,锤炼着自己。她越来越坚信:“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只有创新的教师才有创新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