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本书中有两重含义。一重是指志向、理想,即朱熹所说:“志者,心之所之(向)。”“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接要学尧舜。”[1]即立志以圣贤为榜样,成为真正的人。本节所探讨的即此含义的“志”,它表明学习的明确目标和坚定信念。另一重是指意志,即朱熹所说:“意者,心之所发”“是主张要恁地”“未动而欲动者”[2]。它是“有主向”,克服困难实现一定目标的心理活动。我们将在本章第三节探讨此含义的“志”。学会立志为学就是要学会下定义无反顾的决心,立足于学习,学会人该知道的事,该掌握的本领,该具备的道德与人格,做人该做的事,实现作为人自身的圆满,不枉此生为人。此乃人生最高的理想与志向。当然,此理想的实现又是融汇于一些相对具体的中、近期理想之中,并在它们的实现过程中达成的。诸如社会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但若没有这一最高理想的指引,它们往往会偏离方向,或流于平庸、低俗。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学会立志。
一、志向认识渗透
要想让学生立志,首先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并重视立志在学习人生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我国古代学者很早就认识到理想与志向是激励个体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强调立志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远大的学习理想,勉励他们立志为学,立志弘道。孔子一贯强调“志于学”“志于道”,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而他本人“十有五而志于学”,坚持不懈,终使治学水平在七十岁时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墨子郑重指明:“志不强者,智不达。”[3]他们认为,“学者欲学圣人,立志第一。”“志是入道先锋。先锋勇,后军方有进志气饶,学问乃有成功。”[4]立志高远,信念坚定,才能学有所成。反之,志不立,就“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奔逸,终亦何所抵乎?”[5]最终不会有什么收获。王夫之强调,“正其志于道,则事理皆得,故教者尤以正志为本。”“学者以大心正志为本”[6]“入学之士,尚志为先”的同时,指出:“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7]论述了志与学、思、才的关系,阐明了志在个体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继承这一传统,随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理想和志向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价值,逐步树立并不断提高通过努力学习完善自我并以此为基础利国利民利人类的抱负水平,从而使学生具备长远的较高的学习动机、成就动机,提高学生主动学会学习的动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