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持有的一种态度。包括自尊感、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等,自卑、自满、自责、自我欣赏等都是各种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对个体的心理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它可以把自我认识内化为个体的需要和信念,从而指导个体的言行;还可以伴随自我评价,激励个体从事适当的行为,并且制止不良行为,对个体的行为起到引发、维持或抑制的作用。其中,尤其是自尊感对于个体成长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自尊自爱的人,才会有自强、自立的追求,才会追求按照人类至善的标准去要求和完善自我。因此我们要以自尊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体验,并以此为基础促进自我成长。
一、创设培养学生自尊的教学环境
自尊是个人对自己感受的总和,包括个人的自我尊重感与自我价值感。表明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可程度。自尊是自我意识中的重要的可贵品质。它是一种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并期望受到他人、社会尊重与爱护的心理状态。是尊重自己的人格,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别人歧视侮辱、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当社会评价满足个人自尊需要时,个人会觉得自己在所处的环境中具有价值、受人喜爱和品质优秀,并能够以有意义的方式对别人作出贡献;它能促使个体更加奋发向上,追求实现更高的社会期望。如果社会评价不能满足个人的自尊需要,甚至产生矛盾时,既可能产生自我压力感,使个体加倍努力,迎头赶上;也可能使个体产生自卑心理,从此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黑格尔说:“人应尊重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有效地营造教学环境来提高学生的自尊,并使学生学会自尊和尊重他人。通过创造温暖关怀的气氛,开展民主、平等、合作、主动的教学活动,协助学生沉浸于被喜欢与被接纳的感受中,以此培育人性的尊严,发展学生的自尊。要尽量避免负面教学环境对学生自尊的伤害。例如:拒绝学生、不尊重学生、独断、专制、极度竞争、负面期望、对学生学业与行为的要求含混不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