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管理学

二、学校组织变革的相关理论

字体:16+-

学校是担负教与学任务的服务型组织。与其他类型的组织相比,学校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学习,学校更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要成为有效的学习型组织,学校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建构可持续的支持教与学的结构;发展开放、合作、自我管理的组织文化与氛围;吸引办事可靠、有效并欢迎变革的个体;建构促进共同决策和持续沟通的机制,以提高组织的适应性。总而言之,学校组织作为组织的一类,也应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组织变革。

(一)学校组织变革理论

1.霍伊(Hoy)与米斯克尔(Miskel)的观点

自霍尔运用组织量表测量了科层结构的六个核心特征后,霍伊与米斯克尔进一步将六个特征划分为两大系列:一为“科层的”,二为“专业的”。如果将每一种模式一分为二,组织的科层性和专业性就整合成了学校组织的四种结构类型,如表3-1所示[12]:

表3-1 学校组织结构的类型

韦伯结构是一种专业化和科层化相互补充的结构形式;权威结构则是在牺牲专业性的同时强调科层权威,权威是建立在职位和等级制度基础上的;专业结构是由专业人员做出重要决策的结构,这一群体的成员被认为是拥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混乱结构是一种科层化水平与专业化水平都很低的组织结构。

学校的四种结构在特征属性上的不同,对学校组织发展的影响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霍伊与米斯克尔据此进一步揭示了学校结构变革的趋向[13],如图3-2所示:

图3-2 学校组织结构变革的趋向

第一,由混乱结构走向权威结构。由于学校结构中的混乱结构毫无效能可言,强大的压力会促使它向其他结构形式转变。相对而言,从混乱结构转向权威结构比较自然也比较容易,因此要使混乱局面变得有秩序,变革者会转向严格的科层程序与权威程序,以维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