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效学习与教学——9种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二节 探究学习的发展脉络与理论基础

字体:16+-

一、探究学习的发展脉络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已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以及我国《学记》中的“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的思想。然而,探究学习自觉的阐述则始于18世纪。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以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培尔等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倡导儿童自由发展,把人的精神从中世纪的愚昧、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让理性的光辉照亮人的心灵。其中,卢梭提出了人与生俱来就有探究的欲望的观点,为探究学习的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卢梭主张“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1]在他看来,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凡是儿童从经验中学习的事物,都不要使他们从书本中去学。

1853年,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其著作《德国教师指南》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探究发现”的教学原则,他把探究发现作为科学教育的方法,倡导运用在科学教育中。随后,英国化学教育家阿姆斯特朗也在《科学方法的教学》中提出要把科学探究发现的方法,运用到科学教学中去的主张,并全面阐述了探究发现的目的、原则内容和具体实施。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威、克伯屈等进步主义者以及康茨、拉格等改造主义者为了适应工业化时代和社会民主化的需求,倡导“做中学”,力图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其中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科学探究的五个步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问题学习法”。杜威于1909年在美国进步联合会上的发言中,批评了大多数人的科学教育方法,认为科学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积累,而对于科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识态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指出:“科学不仅要学习一堆知识,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1933年,杜威进一步提出了探究的模式,把探究学习从观念层面向实践层面推进了一大步,为探究学习的提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