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效学习与教学——9种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三节 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字体:16+-

一、增强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在他看来,自我效能感以个体自身为对象,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某项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的自我把握与感受。相关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具有密切的关系。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内在动机性因素。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其自主学习倾向更强;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倾向较弱。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必须把改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落实到教学中去。

培养自我效能感,教师可以从下面多个方面入手,比如,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适当的归因训练,提高学习者对某门学科学习的自我判断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为学生树立合适的榜样,等等。

案例

英语词汇是我的弱项。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对自己下了死命令,每天必须掌握15个新单词,大体分成上午、下午和晚上各5个。上午完成不了,累积到下午一起完成,如果下午还完不成,就累积到晚上,什么时候完成,什么时候睡觉。这个计划执行初期很痛苦。因为这15个单词是给我自己的额外任务,每天要完成所有作业我已经觉得很吃力了,还要再背单词。所以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经常上午的5个只掌握3个到4个,总要留几个拖到下午,下午也一样,一直推到睡觉前。每天睡前背单词对于我来说痛苦无比,每天背到很晚。后来,我改变方法,每天提前起床,先背单词才早读,但效果也不理想。我想,可能我太着急了,太想赶上大部队,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任务太重了。就试着减少任务,每天逐渐减一点,但减到每天背12个单词时,我也比较难完成。我曾连续几天3点半起床,11点半睡觉,结果弄得自己委靡不振,上课时经常控制不住要睡觉,学习成绩总保持在倒数第几名。由于学习精力不济,有两次上课睡觉,被老师发现,反映到班主任那儿去了。因为前阵子我答应班主任不再课上睡觉,现在又被逮到了,把他气得半死。班主任先骂了我一通,后来听我讲了原委后情绪才稳定下来。他帮我分析我现在学习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我最大的问题是自控能力差。他建议我严格执行计划,各个时间段的任务绝不能拖延,比如说上午5个单词的任务绝不拖到下午来完成,如果不完成,先不吃饭,完成了才吃饭,而且为了惩罚自己,饭的量要减少。如果已经完成了,可以适当地奖励自己,多吃一份菜。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此后,班主任经常找我谈话,过问我任务的完成情况,并经常鼓励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把目标数又重新恢复到15个,根据空余时间的多少,把任务重新进行了分配,上午一般完成6个,下午改成3个,晚上完成6个,这样,每天、每个时间段的任务都能按时完成,有时甚至到下午就完成全天的任务,再也不用熬夜了,睡眠时间也有了保证,再也没有出现在课堂上睡觉的情况。上课老走神的坏毛病也改了不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