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森(Edith Jacobson)提出了一个包括对象关系在内的自我心理结构的发展模式,她把儿童自我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前共生阶段,机体的各种因素共同决定着婴儿内部心理过程,这一阶段的第一个外显表现就是愉快的情感,由于未分化的心理生理自己既标志着自己表象又标志着对象表象的始发点,因此力比多能量向自己和对象上贯注原本是同一个过程。第二阶段,婴儿区分出自己和表象世界,这一阶段直到婴儿能将自己的表象从对象中分离出来才结束。这一阶段在儿童的发展中很重要,因为正是在这一心理发展的基础上,婴儿才能区分出自己和表象世界来。第三阶段,儿童发展出理想化的自己表象和对象表象,进一步把自己从对象中分化出来,促进自我的自主。第四阶段,以对象恒常性为标志,4~5岁开始,幼儿理想化了的自己表象和对象表象已被整合成为自我理想,而自我理想又被掺和成为超我的一个部分。这时自我和超我才真正分化出来,从而完成了自我、本我和超我三分结构的建立。总之,雅各布森提出了一个包括对象关系在内的精致的自我心理结构的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他给精神分析学家解释病理和正常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一个确切明了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