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增强(self-enhancement)理论是在各种人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罗杰斯(Carl Ranson Rogers)在其自我理论中指出个体有一种实现、维持、增强自我的基本趋向;奥尔波特(Gordon W.Allport)也指出自我增强就是个体努力追求自尊的倾向,它是人们的一个基本需求,并且和生存的需要相联系(李艳梅,付建斌,1996)。
自我增强理论来源于艾博斯坦(Epstein,1973)、琼斯(Jones)和舒雷格(Shrauger,1975)的思想,他们指出人们总是尽可能多地积极看待自我并寻求积极的评价反馈,因为这能提高个体的自尊和价值。
在这些传统人格理论的影响下,舒雷格在1975年提出了两种自我增强的理论,简单的自我增强理论和补偿或防御的自我增强理论(Shrauger,1975)。前者认为所有的人都会有意地努力提高其自我价值感。后者则认为具有消极自我概念的人,常常得到的是人们的消极评价,他们更倾向于提高其自我价值感,以补偿这种不足。这两种形式的自我增强是不同的,因为简单的自我增强假定所有的人同样地被激发自我增强,而补偿的自我增强假定具有消极自我概念的人尤其易被激发自我增强。综上所述,自我增强的核心假定是人们有一种提高个人价值感或增强自尊的动机。因此,人们强烈地要求获得积极的反馈或评价。
自我增强的观点得到了许多研究证据的支持,并且被用来解释很多心理现象。研究发现,让人们评定积极和消极的人格形容词描述他们的精确程度时,人们认为积极的特质比消极的特质更能够准确地描述自己(Fiske,Taylor,1991)。此外,对于大部分被试,积极的人格信息被有效地加工并易于回忆,而消极的人格信息加工较差并难以回忆。记忆偏差的研究表明人们选择性地记住他们成功经历,甚至修改他们记忆以支持积极的自我概念(Greenwald,1980)。归因中有关自我服务的偏差研究也证实了大部分人更可能把积极的结果而不是消极的结果归因于自我,人们还通过选择性的社会比较来维持或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