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这时不仅关注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的发生发展问题,还开始关注其他因素与婴儿自我认知发展的关系问题;同时,在特殊儿童领域也出现了对自我认知问题的研究,从而使得对婴儿自我认知的研究不再仅局限于发展心理学领域,研究在纵深的同时开始成为心理与教育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课题。
斯帝佩克(Deborah Stipek,1990)等考察了与婴儿期自我概念发展有关的行为组,以及这些行为组出现的顺序。研究采用母亲报告的方法,考察123名14~40个月的儿童与自我有关的25种行为的出现,结果表明,早期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顺序为:身体自我认知、自我描述(中性的和评价性的)、对于做错事的情绪反应。刘金花等(1993)运用阿姆斯特丹所创的点胭脂照镜子的方法来探讨我国婴儿自我认知发生的年龄和历程。结果发现:①按照婴儿能从镜中自己的映象中找出不属于自己面部特征的东西(加在鼻子上的红点)作为婴儿自我认识开始的标准,婴儿自我认识出现的时间约在21~24个月,这与阿姆斯特丹和刘易斯等的研究基本一致;②婴儿自我认识从无到有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戏镜子→与“镜像伙伴”游戏→相倚性探究→认识自我形象;③男女婴儿自我认识出现时间无显著差异。
刘易斯等(1985)检验了母婴依恋质量和自我认知的关系,他们发现在12个月表现非安全性依恋的婴儿在18~24个月更易表现出自我认知。田岛(Tajima,1982)发现12个月的非安全依恋和16~20个月的自我认知有关。施耐德-罗森(Karen Schneider-Rosen)和奇凯蒂(Dante Cicchetti,1984)考察了19个月受虐儿和非受虐儿的自我认知与依恋质量。结果发现,非受虐儿童中,安全性依恋的婴儿与非安全性依恋的婴儿相比,安全性依恋的婴儿仅表现出较早的自我认知倾向;而受虐儿童中,安全与非安全依恋婴儿的自我认知未表现出差异。皮普(Sandra Pipp et al.,1992)等检验了1~3岁婴儿的母婴依恋与自我和母亲知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客体我方面,1岁时安全依恋和非安全依恋的婴儿的自我和母亲知识没有差异,但是2岁和3岁时,安全和非安全依恋的婴儿之间表现出了显著的、递增的差异;在主体我方面,与母亲为安全依恋的婴儿在自我和母亲知识上表现出了更多的复杂性。施耐德-罗森和奇凯蒂(1991)考察了虐待、社会经济地位、视觉自我认知和对镜像的情绪反应之间的关系。他们选取18、21、24个月的婴儿,非虐待婴儿包括两组(低收入家庭和中等收入家庭),被虐待婴儿均来自低收入家庭。结果发现,是否受到虐待及社会经济地位与婴儿是否表现出视觉自我认知无关,但与那些表现自我认知的儿童面对镜像的情感反应质量有关。刘易斯等(1989)考察了镜像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情绪的关系,结果表明尴尬与自我认知有关,而谨慎与自我认知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