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的今天,研究更加多元化,研究焦点不仅重新转向探讨早期儿童自我认知的发生发展问题;也对自我认知研究的经典范式“标记测验”进行讨论和验证;同时较多的研究者转向对社会性因素的关注,其焦点在于考察自我认知和其他因素的关系。
这一时期,随着研究技术的进步,较多研究者开始关注1岁前婴儿是否具有自我感觉。巴特沃斯(Butterworth,1992)认为,个体对于自我的知觉基础在生命的最初几周内就已经开始发展。罗查特(Rochat)和摩根(Morgan,1995)发现,起码在3个月时,婴儿就能把他们的身体作为一个特殊特征的动力的有组织的实体来知觉。巴赫瑞克(Bahrick,1996)等让婴儿和学步儿童坐在镜子前看自己的形象,给他们看自己的录像和照片,结果发现,婴儿在看自己的录像和一个同龄人的录像时,3个月大的婴儿看他人的录像的时间更长些,这说明婴儿在出生的头几个月就能通过镜子识别出自己和他人。罗查特和斯特里亚诺(Striano,1998,1999,2000)指出,至少从2个月开始,婴儿就已经系统的、周密的增多了对自己的身体和对自我实现活动结果的知觉的探究,从这样的探究中,婴儿发展了关于他们自己的身体区别于环境中的其他实体的感觉。罗查特和斯特里亚诺(2002)的研究表明,在自我认知能力发生前,婴儿就发展了对镜像自我——他人的识别;当婴儿4个月时,他们对自己或模仿者的面孔图像会表现出不同的知觉和活动,一般而言,婴儿对模仿者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和注视;9个月的婴儿对模仿者静止的面孔图像表现出更显著的社会积极性。雷迪等(Reddy,2007)的研究发现,9周大的婴儿对于即时录像和回放录像中自我和他人的形象就有不同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