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了自我认知积极偏向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自我认知积极偏向与人格的关系
泰勒(Shelley Taylor)和布朗(Jonathon Brown)1998年认为自我认知积极偏向可以降低与结果不确定相联系的焦虑。保持高自尊会导致自我正面偏见效应的产生(Weinstein,1980)。一些研究已经证明了自我认知积极偏向与自恋人格有关系。如自恋人格的个体在竞争任务中过度高估他们的表现(Gosling,John,Craik,& Robins,1998)。对自己高估的个体不仅仅更自恋,而且比准确的认识自己的人更容易产生适应不良问题(John,& Robins,1994)。沃森等人(L. A. Watson)比较了抑郁被试和正常被试对情绪字词的自我相关判断,结果发现正常被试身上存在自我认知积极偏向,而抑郁被试虽然可以准确识别字词的情绪效价,却不能把情绪效价与其自我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情绪状态的改变(如抑郁)与自我和情绪之间关系的改变是相联系的,正常个体可以把其自我与情绪联合起来进行加工,而抑郁个体则缺乏这种能力(Watson,Dritschel,Jentzsch,Obonsawin,2008)。
(二)自我认知积极偏向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个体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一些个体过于贬低自己,而另一些个体却又不现实地自我肯定,谁在生活中更高兴或者更成功呢?是积极看待自己的个体,还是准确地看待自己的个体呢?
众多研究者对自我认知积极偏向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1954)开创性地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即准确的自我认知是影响个体行为的基本动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广泛地接受准确的自我评价或真实的自我洞察(self-insight)是身体健康的基础,而认为自我认知积极偏向是评估心理问题的指标(Jahoda,1959)。随后,有研究者开始质疑真实的自我认知的重要作用。泰勒等首先提出了自我提升偏向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具有适应意义的,积极偏向与广泛的适应、心理健康相联系,高估他们自己特质或者能力的人不仅比低估自己的那些人更加身心健康,而且也比正确估计自己的人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