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怎样教非华语幼儿有效学习中文

第二章 中文学与教理论[1]

字体:16+-

1

[1] 本章由谢锡金撰写。

第一节 幼儿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认为语言习得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主张人天生就拥有语言习得的能力。这种能力让幼儿不需经成人刻意教导,便能自然地习得语言。然而乔姆斯基的理论没有详细解释幼儿如何习得语言,以及学习语言的过程[1]。克拉申(Krashen)运用“语言习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及“无语期”(silent period)解释第二语言的学习[2]。他认为人类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会被转换到第二语言装置,自然而然地构思一套语法。当学习者未能运用足够的第二语言表达思想时,便会出现借助第一语言转移辅助学习的情况,即以第一语言辅助第二语言的学习。“无语期”是针对学习的过程而言,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初期的半年至一年的时间里,会通过观察他人的对话及在活动互动中习得本地语言[3],在这段时间内,他们不会自动说出任何语言,只是细声私语,演练重要的短语,直至他们建立对运用第二语言的信心为止。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以应对模式理论(stimulus and response pattern)来解释语言的学习[4]。他把古典制约(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理论应用于解释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环境刺激对语言习得的主导性。他认为语言是一种“口语行为”(verbal behaviour),语言学习是人受到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此理论假设幼儿能通过制约(conditioning)学习语言,针对环境的刺激作出相应的语言反应(verbal response)及进行命名活动(naming-type verbalizations),以满足学习的需要。换言之,人是通过刺激、反应、模仿和操练而习得语言。这种观点偏重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强调语言从模仿(imitation)中发展出来,但未能解释幼儿如何通过社会互动的过程习得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