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夏理女士:一位美国女性的跨国教育缘
1923年4月16日,中央军直辖桂军第一路总司令沈鸿英叛变,所部由白云山进窥广州城区。5月,为了驱逐叛将而军务缠身的孙中山,在那夏理返回美国之时,委托秘书陈友仁给那夏理女士写了一封感谢信[1]。
尊敬的那夏理女士、毕美意女士:
在你们离开广州前往美国前夕,孙中山先生代表广东人民对你们为广东女子教育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表示感谢。在孙先生看来,你们给在真光学校受过教育的6000多名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在此,他谨祝你们归途愉快!
陈友仁(Eugene Chen)[2]
自1872年至1917年,整整45年,这位创办真光女校的校长,这位默默奉献的教育界巾帼,为广东妇女教育开创了先河,为近代中国现代化培养了人才,传递了没有国界的人间大爱。
那夏理女士是美国澳省士维路城人[3],出生于1844年3月5日。父亲是牧师,终生传道。那夏理女士家中有兄弟姐妹九人,她排行第三,从小就非常独立。
早在13岁入中学时,那夏理就已经有志于出外传道授业。15岁时美国南北战争爆发,那夏理女士参与北方军队的后勤工作,为黑奴的解放贡献力量。当时的那夏理女士负责食物营养院一个部的工作,要指挥12人开展工作。刚开始,那夏理女士因年龄小而没有足够的信心。
于是她对当地的军官说:“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工作,不知道能不能做出应有的成绩?”军官对她说:“永远不要对人说不能做某件事,倘若有事来临,不需要考虑太多,只管去做。”那夏理女士很受启发,从此按照这话去做,不但在后方服务取得不小的成功,而且之后一生事业的成功,也与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分不开。
21岁时,那夏理女士下定决心出洋,后来经过教会安排,如愿来到了中国。那时候交通不便,横跨太平洋的远航旅程,困难艰险。那夏理女士秉怀爱心,意志坚定,不避狂风恶浪,经过七十多天的颠簸旅途,于1868年年初来到广州。从那时起,那夏理女士从零开始学中文、学粤语,从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