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育起步于“第一课堂”——家庭,而当学生走进“第二课堂”——学校时,人生中的“第二个家”便也开始了继续教育的过程,所以教育不能仅靠学校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教育的合力。
在现代教育这样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工程中,如何实现教育的高效益,引导家庭教育、发动社会力量,形成育人的合力呢?这是作为一校之长应具备的开放性思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一个人的人生体验幸福与否绝大部分来自于他的家庭,要影响一个孩子首先要影响他父母的教育观,尤其重要的是取得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良性配合。教育,不能仅靠学校的单打独斗,还需要教育的合力。这就是家校交流之所以重要的关键所在。
(一)倡导教师与家长直接交流
在家校交流中,我倡导教师与家长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例如,有教师利用日记这一形式尝试与家长合力教育孩子,这就是一种极好的形式。下面是我校廖浩老师的一篇家教沟通日记摘要。
成长的足迹
也许,你会觉得太冗长,但这却是老师和一位母亲共同写下的几大本日记中撷取的几朵小浪花;也许,你会觉得太烦琐,但正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孩子成长的足迹……
2005年9月19日
母亲记录:
谢谢廖老师的关心!
小辉(化名)能较认真地做课间操,这是比较大的进步。真的值得表扬。今晚读第五课课文时,声音也比以前响亮,咬字吐字也比以前清晰。这一点我也表扬他了。
课堂上发生咬人、抓人现象,我们也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希望他以后不要再出现这些现象。
今晚8点他才开始做作业,12点才完成所有作业。
教师记录:
小辉今天上语文课玩小卡片,被我没收,替他保存到放学,并告诉他今后上课如果再玩,没收后就不会还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