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卷

一、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字体:16+-

鉴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趋势的增长,OECD于2006年6月在雅典召开了教育部长会议,提出“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各种不同的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希望探求国际统一评价高等教育成果的可能性;2008年1月,OECD又在东京召开了教育部长非正式会议,继续对相关议题进行探讨。OECD认为,对本科生的统一评价能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好的信息,能够使学校知道自己的教学水平并知道如何改善,因此,OECD认为自己有责任开发一个涉及“教”和“学”的测量工具。具体的评价工作设想在学生本科阶段结束时进行,依据学生能力做书面测试。也就是说,OECD认为,即使是不同的高校,也会有基本的质量要求,如相应程度的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而这种质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在保证基本的质量要求基础上探求特色发展。

(一)保证并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质的要求

2015年修正的《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文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即高等教育从事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活动,而这种高级专门人才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高级专门人才应被理解为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应当是有质量保证的。

政府提出的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教育部高度重视质量工作,采取多项措施以保证和提高质量。人民满意,也是中国教育工作的宗旨所在。

人民群众要求的是优质的高等教育。过去人们常说“上大学难”,现在说的是“上好大学难”,说明人民对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里需关注的是,我国曾经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一家只有一两个孩子,家长的心理是脆弱的,承受不起孩子的失败,要求孩子能接受到优质的高等教育,是希望通过高等教育显著扩展孩子的就业和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