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世界高等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规模急速膨胀,社会需求日趋多样,教育成本持续上涨,办学经费出现短缺。大学从象牙塔步入世俗社会的“轴心”,外界开始审视高等教育的质量、效率和社会适应性,高等学校也开始关注自身的特色、水平和经费使用效益。国际高等教育出现评估与拨款相结合的迹象。
(一)质量保证从高等学校自身体系走向外部
“大学”(拉丁文“Universitas”)原意为社团、协会、组合或行会,直至14世纪才成为指称高等学校的专用词。它确切地显示出欧洲大学在其建立之初的组织形态:仿照职业行会组织建立、从事学术活动的特殊团体,自治是大学的基本特征。之后,尽管有一些国家如德国的大学,是由代表封建邦国的诸侯建立的,而不是作为学者联合体自发产生的,因此有受政府控制的一面,但其学术自治的特点并没有丢失。可以说,伴随着世界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在高等教育的精英时期,质量保证问题基本上是学校内部的事务。
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如大学入学率的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标准协调成为业内人士关心的共同话题。例如,美国到20世纪60年代逐步建立起了六大地区性认证机构和一批专门认证机构;德国自1997年后,评估认证机构由四个扩展到每个州都有;整个欧洲也在考虑建立共同的认证体系。学校质量认证尽管带有行会性质并基本属于高等教育自身体系的事务,但已经超出学校内部体系,呈现出外部系统介入学校教育的雏形。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普遍质疑,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和评估投入了极大热情,发现将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评估结合起来会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各国又纷纷加强了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证、评估机构的建设。例如,日本在1991年成立了国家学位机构,2000年之后,该机构另被赋予新的大学评估职能;英国拨款机构每四至五年进行一次科研评估活动,对大学和学院的研究工作做出价值评估,1997年英国又组建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法国在80年代中期成立了国家评估委员会;荷兰成立了高等教育视导团。它们大多为中介性机构,作为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联系的桥梁,从事高等教育评估的具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