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卷

一、公立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字体:16+-

(一)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与中心城市办学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许多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出现了办大学的热潮,其中办学最为突出的是广东省所属的中心城市。到2008年7月,广东省共有普通高校114所(包括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其中超过半数位于省会广州市区以外的地级市、县级区和市,约1/3的高校由地、县级政府举办。如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大学、五邑大学、佛山科技学院、肇庆学院、茂名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嘉应学院、惠州学院、韶关学院等,均由中心城市举办。中心城市办学,突破了以往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办学的体制,形成了新的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新格局,调动了各级政府的办学积极性。但中心城市办学在本质上还是政府办学,只是投资渠道发生了部分变化,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仍然体现了国家办学的基本特征。

(二)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

产学研结合(即教学、科研、生产结合)的办学模式包括两个层次:①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结合。②学校、产业部门和科研单位结合,通过这种形式的结合,促进高校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7]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240多所高等学校与5000多家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与管理。[8]特别是原属中央业务部门举办和管理的一大批高等学校,它们和相关企业有着许多天然的联系和历史渊源,与这些企业的合作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和改革。

例如,重庆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先后同160多个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60多个地区和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9]90年代以来,重庆大学把进一步加强与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作为重点,加强了全面规划,按照学科专业对口的原则,将30个重点合作的企业分别落实到16个院、系、所,完善了组织机构,配备专人联络协调,建立联系业务档案,将合作进展情况纳入各部门和院系的年度工作目标,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或从人才培养入手,或从科技攻关启动,逐步拓宽和深化合作的方式与内容。通过扎实的工作,该校与大中型企业的合作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该校还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对推动我国科技、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