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高中教育卷

三、普通高中“三限”政策的终结

字体:16+-

普通高中“三限”政策的不合理性以及在现实中的执行失灵,使得它的存在在追求公平和谐的时代显得不合时宜。2005年9月29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副部长张保庆表示:“高中择校费将来一定会取消的,不过不是现在,可能要等到农村义务教育先实行免费教育之后,有关部门才有精力加大对高中的投入和关注。”

2011年4月,教育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2011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要研究在一定时期内取消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至此,普通高中“三限”政策存在的正当性已经彻底丧失,正式开始步入终结期。《东方商报》2011年4月8日的一条题为“宁波明年起取消普通高中‘三限生’招生”的快讯即是证明。

而北京市是率先尝试“三限”政策的地区,北京通过在实施过程中的不断微调,最终停止了“三限”政策。在此,我们简单进行一下回顾。

2004年,北京市教委等7部门联合制定了招收“择校生”的新政策:分数(20分)和钱数(3万元)限制没有变化,但扩大了“择校生”人数的比例,即从10%提高到20%。

2005年,北京市首次把择校志愿统一纳入中考志愿填报,择校生将根据志愿按照分数高低,由计算机统一录取,同时,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仍然实行“三限”政策。在有的学校,正式生和择校生只差一分。可是一分之差,就得缴纳3万元。

2010年1月,北京市平谷区宣布,该区示范高中招生时将不再给交择校费的学生留招生名额,按照考生的分数排到满额为止。

2011年,北京市提出将“三限”政策人数比例限定为18%。

2012年,北京市教委等7部门联合下发《关于2012年北京市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意见》,提出当年的“三限”人数比例由18%降低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