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职融通的出现
普职融通最初不是出现在政策文本中,也不是出现在职业中学里,而是出自普通高中校长的办学思想。在我国,很多改革都是从实践中萌发出来的。一些具有改革意识的校长和老师们心系学生,就会出现创新之举。普职融通最活跃的地区是农村中学,而且最早出现在农村初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某些农村中学为了控制隐形辍学,让那些有辍学念头的学生留在学校的“职业班”学习,坚持到毕业。这些学校开始实施的普职融通改革,得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被认可、宣传和推广。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指出,初中要增设劳动技术课程,或在三年级时分为普通科和职业科。这种政策导向很快影响到一些普通高中。
在高中阶段,由于优质重点示范性高中和一般高中的分化,那些生源一般的高中,为了提供适宜学生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以致用,闯出了一条改革的道路。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劳动密不可分。但是,受到社会分工的影响,教育也发生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离的现象。20世纪中叶出现的通才教育力图将二者结合起来,但是收效甚微。因此,理想化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坚持多样化发展模式,既有普通教育,又有职业教育,同时还要鼓励综合高中模式和普职融通的教育模式。
我们研究发现,普职融通教育是在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方案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采取渗透或者实践等形式,开展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践的教育。普职融合遇到的阻力,一方面来自文化传统和管理体制,另一方面来自对狭隘课程的顽固坚持。
从普职分流、两种学校类型、两套课程分道扬镳看,无论是强调学术性学习,还是强调职业性学习,给学生选择的权利都是有限的,甚至是被动的,是被分数画线决定的。如果我们的课程从普职相互包含的角度,从寻找普职技能相通的角度思考和设计,并且普职相融的课程占比超过半数以上,就能跨越普职之间的鸿沟。因此,对于如何建立普职融通的核心能力课程,很有进行探索的必要。